當前位置:首頁
> 資訊中心 > 專題報道

【奮斗創未來】王煜程:實干創新,成就工匠人生

發布日期:2022-07-13 信息來源:建筑公司 作者:于瑋 攝影:王煜程 字號:[ ]

在上海電建的基礎設施業務的建設領域有著這么一位“工匠”,他叫王煜程。

初見時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南方小伙兒,他戴著眼鏡,一張憨態可掬的娃娃臉,說起話來也慢條斯理,80后的王煜程給人文質彬彬的感覺,一時間很難把他和傳統印象中五大三粗的工地施工人員聯系起來,但要說起重吊裝,卻沒人比他更在行。

從23歲剛大學畢業,他便來到當時的望亭發電廠項目,接受的第一個任務是鋼結構安裝技術員,從此他接觸到了起重吊裝,而這一干就是18年。從火電項目到如今的基礎設施項目,這一路上不僅留下了他的青春印記,更鑄就了他成為一名電建“工匠”。

不忘初心,扎根一線的實干家

清晨的太陽剛剛升起,浦東新區文化廣播電視中心發射塔項目工地,還不到上班的時間,王煜程卻早已換上藍色的工作服和工作帽,在現場上仔細的印證著方案中的每一個步驟、檢查施工質量和安全、處理現場各種情況……下班,已經是星星綴滿天穹的時候了。

這是王煜程在浦東電視塔項目上每天的工作狀態,周而復始持續著。多年來,日歷用過一頁又一頁,但上下班“早來晚走”的節律卻沒有更換過。

他說:“這是上海浦東新的地標性項目,所以每一個細節都容不得半點馬虎。”他深感自己肩頭的責任重大。

這個項目的發射塔總高度200米,為全鋼塔桅結構。鋼柱構件每根約3噸,其余橫梁支撐構件,每根最大噸位不超過2噸,對于多年從事鋼構件安裝的王煜程來說看似簡單,實則不然。

該工程3千余根構件,全靠法蘭連接,僅接頭有6千余個,既要保證每個法蘭對接的嚴絲合縫,又要保證4萬8千套的螺栓穿孔率,而且還要確保電視塔0米到200米的垂直偏差不超過50毫米,其安裝精度要求非常高,實在不是一個簡單的活。

“在現場施工中不僅要實干,還需要巧干,所以就找竅門、想法子控制每片法蘭的安裝精度和質量。”接到任務后,王煜程憑借多年安裝的經驗,嘗試著設計一款用于法蘭安裝施工的定尺寸的模具(俗稱“靠山”),工人在現場安裝時,只要拿“靠山”套一套,哪里有誤差清清楚楚,大大簡化了費時費事的法蘭對接工測量作。現場還根據不同的鋼柱、橫梁、支撐類型,組成了5種不同的組合構件,將大量的螺栓施工在地面完成,不僅縮短了整個施工進度,更保證了施工的質量和安全,最終驗收時200米電視塔垂直誤差僅為±20毫米,獲得了監理、業主一致好評。工程不但獲得了金鋼獎、上海市白玉蘭獎、浦東新區優質工程獎、華東區優質工程獎,還在政府“上海發布”微信號上予以的推薦,如今該項目已作為浦東新區新的城市地標,為公司市政項目業績增添了新的“注腳”。

“因為實干,才能敬業,才能拿出‘豁出去’的勁頭。”王煜程知道,現場安裝這個活又苦又累,更需要發自內心的熱愛。

砥礪奮進,攻堅克難的奮斗者

外高橋二期電廠干煤棚封閉環保改造項目,其施工的難度迄今令王煜程記憶猶新。

若問,此項工程難在哪?第一 ,當時正值上海市正舉全力籌備第一屆進博會,電廠必須確保24小時不間斷運行,所以必須在電廠運行的狀態下進行施工,稍有不慎,就會影響到電廠運營;第二,火電廠運行離不開煤,因此既要保證煤場能夠正常取煤,還要同步施工,狹小的施工場地這又是一個必須化解的矛盾。有人形容,這個項目施工,有點像在電廠的心臟地帶動手術刀的意思,這是一場極為艱難的巷戰! 第三,根據上海市環保行動計劃年底前,煤場封閉工程必須完工,也就是說,“后門”關的緊緊的,規定嚴嚴的,要在短時間里完成,這太難了!

從常規的施工方案來看,煤場封閉工程一般是網架結構,必須先地面拼裝后分段吊裝,或是搭設腳手架在高工散裝。這樣的施工作業,當然不錯,幾乎成為了網架施工建設的鐵律。但是,此項目如果沿襲上述施工作業方法,煤場的正常取煤必然受阻,電廠運行必然受阻。

    如何破解矛盾,王煜程面臨著又一次的考驗,但他卻的樂觀認為,每個工程項目都會有各種困難,動動腦筋辦法總歸比困難多。

他先從設計院優化結構設計方案入手,與專家們進行了許多次會診,一次次驗算節點,對結構形式進行反復核算,確保施工中不發生圖紙返工。這是第一步,真正反映才智和創造精神是他后續的施工方案。

為了確保“電廠運行不斷、施工不斷”,他與技術人員進行了一遍遍現場踏勘,從資料收集,到確立施工方案,再到形成施工計劃,可謂焚膏繼晷,耗盡心力。為了降低場地狹小對施工的影響,他結合方案設想,耐心、細致地在電腦上進行繪圖,以及實地放樣、分析,終于研究出了“液壓同步滑移施工法”。

什么是“液壓同步滑移施工法”?用他的話解釋,就是把整個煤場的封閉網架工程比作是一個長310多米的長形 “蔬菜大棚”,并按計劃分割成若干小段,安裝好一段,然后通過液壓千斤頂向前滑移一段。這樣施工場地可以保證固定在一塊區域,而煤場的網架卻在一天天的在“變長”。大大提升了安裝效率和整體進度,僅此一項創新為項目最終盈利了400多萬。“液壓同步滑移施工法”施工方案后來還獲得職工五小成果二等獎,王煜程本人也被業主授予了外高橋第二發電廠安全個人稱號。

“對于電建人而言,要做好一個工程,就要傾注匠心的精神。” 這句話凝結了王煜程對工作的感悟。

牢記使命,技術創新的帶頭人

王煜程創造創新精神,在平山項目冷卻塔煙道安裝工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排煙冷卻水塔系統是火電電廠建設中重要的一環,玻璃鋼煙道施工是關鍵路線之一,平山電廠二期工程玻璃鋼煙道直徑約9.8米,無支撐跨度最大60米,單段重量最重約86噸、長度24米,是國內直徑最大且跨度最大無支撐的第一個玻璃鋼煙道工程。

當時,有幾種方案可供選擇:一是照搬傳統工藝,澆筑幾個40多米高的混凝土臨時棧橋,用于管道對接安裝;二是選用1600噸汽車吊進場安裝。他面臨的選擇是,要么單純求穩,采用第-種方案, 但是要增加200多萬臨建成本,還會拖后整個項目施工進度。第二種方案中1600噸汽車吊國內數量不多,難以匹配現場安裝的時間,還需要重新修一條進現場的道路。

年底“168”的發電目標已經確定,他知道,重任在肩,眼前只有一條路:攻下這個難題,為國家重點工程添彩,為上海電建添彩。他下了決心,即快且省的干好這個安裝項目。

經過重新考慮,選擇了LR1400-400噸履帶吊,作為起重設備。為了不破壞場地,他因地制宜利用現場上已有的塔吊標準節作為主要支撐件,淋水構件作為壓重,再根據煙道分段,進行了支撐位置的布置。并對吊裝過程每一步進行計算機作圖模擬,對現場實際操作時按模擬的步驟進行監控,保證了安裝的質量。

雖然方案經過再三計算評審,但是實際施工中,沒有一定的技術實力和氣魄還是不行的。他感到了壓力,在一次方案評審后,業主方的專家問了他一句:“這個活有沒有把握?有多少把握?”王煜程一字一句回答,“我有80%的把握!”

還有20% ,他沒有說,那可是風險啊!

在施工中,王煜程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獨創性的見解,采取有效措施, 配合業主解決了設備缺陷等一連串難題,最終優質、準點高、效地完成的平山項目的煙道吊裝施工。平山項目的兩年中,他與他的團隊有汗水,也有淚水;有辛酸,也有心痛,但是,他無怨無悔!因為他與電建人一起用雙手,托起了又一個“全球單機容量最大”的“國家示范工程”。





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瀏覽次數:
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香蕉视频看一次爽一次-香蕉视频app官网-香蕉app免费下载观看